
2025年11月18日,据多家媒体报道,娃哈哈集团召开2025年销售会议,娃哈哈总经理许思敏代表娃哈哈集团发言,宗馥莉并未出现在现场。
许思敏表示,过去一年市场环境复杂,全球经济复苏承压,消费市场迭代加速,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但越是艰难险阻,越能彰显同心协力的力量,“娃哈哈牢牢站稳了近10年业绩巅峰,实现稳健增长。”
高门槛的经销商大会
梳理过往,以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身份亮相的许思敏,此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机会不多。
据财中社报道,许思敏为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集团原法务部部长,自2024年8月宗馥莉正式接班后,被宗馥莉提拔进入权力核心。2024年8月,许思敏首次崭露头角,担任娃哈哈集团监事。
天眼查显示,许思敏此前在娃哈哈集团及多家关联公司担任监事、法定代表人等职。
另外,根据娃哈哈披露的数据,2025年,娃哈哈实现了5亿元的收入增长。在经销商奖项中,25家“全国优秀经销商”共享1000g金牌与150万元激励。73家“省级优秀经销商”累计收到奖励146万元。
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,有接近娃哈哈人士提供的一份通知显示,参会者为2025年累计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、全年业绩增长、保证金按时足额到位并完成2026年联销体协议签订的经销商。
不过在现场,也有并未达到1500万元销售额的娃哈哈经销商从外地赶来了解情况。其中有经销商透露,往年相关会议对参会经销商的要求“没有这么高”。
1小时的会议与“消失的宗馥莉”
如果说门槛提高是“筛选”,那会议流程就是彻底的“敷衍”。
按照往年惯例,经销商大会要开五六天,从新品评测到区域座谈,从老板训话到集体宴请,环节丰富得像行业盛典。
可今年,流程被压缩到极致:杭州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许思敏5分钟发言,销售公司总经理吴汀燕十几分钟总结,剩下的时间全是颁奖,颁完奖直接散会。
“就这?”不少经销商刚坐热椅子就被通知离场,有人甚至没反应过来:“往年宗老板会把业绩、问题、规划讲得明明白白,今年连全年营收都没说啊!”
今年的经销商大会很简单,时间很短,但却传递了四个真相:
第一个,宗馥莉虽然辞职了,但并未失去娃哈哈的管理权。
现在娃哈哈集团和宏胜集团都是同一个地点办公,类似于两块牌子,一套班子,实际上都是由“宏胜系”人员在负责吗,现在的娃哈哈总经理许思敏本身就是“宏胜系”高管。
第二个,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力更强了。今年娃哈哈经销商大会是由宏胜集团主办,往年的举办主体都是娃哈哈集团。
一个品牌的经销商大会竟然是由代工企业主办,这在全国,也是独此一份吧。不过,这都是宗馥莉接班之后的操作,将经销商资源,销售人员全部转签宏胜,他爸宗老掌管娃哈哈30多年,都没这么操作过。
第三个,国资大股东妥协了。有经销商说,如果不是国资股东和宗馥莉达成了妥协,也不会有今年的经销商大会。
说白了,就是国资股东继续同意宏胜集团使用娃哈哈商标,毕竟再这么闹下去,娃哈哈这个牌子真的可能被毁了,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但现在娃哈哈集团确实不剩下什么了,商标名义上还是属于娃哈哈集团,但使用权却在宏胜集团。
第四个,娃哈哈业绩并没有下滑。据了解,2025年娃哈哈实现5亿元营收增长,也就是说仍然有700多亿元。虽然涨的不多,但至少没下滑。
而且,水类产品保持强劲增长势头,是娃哈哈业绩的“压舱石”。今年娃哈哈经历了很多风波,不少网友说不买娃哈哈了,结果现实情况是该买的还是会继续买,影响不大。
所以,宗馥莉虽然辞职了,但她仍然是娃哈哈的实际控制人,只不过隐身在后面指挥而已。
国民饮料驶向何方?
回想两个月前,市场上突然流传要推出“娃小宗”新品牌。那份通知白纸黑字写着从2026年起换新牌子,经销商们看到消息心里直打鼓。谁料不到一个月,剧情反转,又说继续卖“娃哈哈”品牌。
这一波三折的变动,让不少经销商手里捏着汗。往年十月份就该交的保证金,今年很多人迟迟不敢打款。仓库里堆着七八九三个月的老库存,资金周转本来就吃力,谁敢轻易把钱投进看不准的前景里?
有经销商私下算过账,卖娃哈哈产品毛利才10个点。除去各项开支,净利润只剩下两三个点,这生意做得实在辛苦。相比之下,市场上其他品牌能给到15个点的毛利。
更让经销商头疼的是库存压力。河南有位经销商仓库里压着三百多万的货,比正常水平高出好几倍。部分产品只好低价甩给“倒爷”,拼多多上娃哈哈纯净水24瓶才卖16.7元,价格体系都快守不住了。
宗馥莉接手后推行过一阵强硬政策,要求砍掉年销三百万以下的小经销商。这个决定在渠道圈掀起不小风浪,毕竟这些经销商数量不少。虽然官方说是“动态优化”,可老伙计们心里难免凉半截。
饮料行业的老兵都明白,快消品这碗饭不好吃。如今市场上竞争对手林立,农夫山泉的绿瓶水横空出世,量贩店低价厮杀,消费者比价比得仔细。超市货架上,娃哈哈的订单量只有三千多,农夫山泉绿瓶水却能卖出八千单。
供应链那边也传出消息,有些新项目的设备采购暂缓了。公司预期“娃小宗”的销量肯定比不上原来的“娃哈哈”,原本的产能扩张计划就这样搁置下来。连战略采购的乳粉原料,现在也只敢少量备货。
看着今天的经销商大会,不少老经销商想起宗庆后时代的风光。那时每年推出十几款新品,订货会上热闹非凡。如今推新品的数量减少,市场竞争却愈发激烈。
许思敏总经理在台上强调“深耕制造业30余年”,说要“与经销商伙伴深化共赢合作”。这些话听着提气,可经销商们更关心明天的货能不能卖出去,仓库里的库存什么时候能变现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宗馥莉现在把精力放在宏胜系,或许是想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产业链。她担任执行董事的西安恒枫饮料基地,总投资高达10亿元,这盘棋下得可不小。
国民饮料娃哈哈正站在十字路口。老品牌如何在新市场中找到立足点,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,更牵动着无数经销商的生计。就像老话说的,船大难掉头,这艘饮料巨轮的航向,我们拭目以待。
(责任编辑:zx06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