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长沙又将跑出一个百亿IPO

县城街头,亮黄色的招牌、琳琅满目的货架和“好零食,很便宜”的标语,构成了中国下沉市场最鲜活的商业图景。

2025年4月28日,由“零食很忙”与“赵一鸣零食”合并而成的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鸣鸣很忙”)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拟冲刺“量贩零食第一股”。

“零食很忙”与“赵一鸣零食”创始人晏周与赵定均是85后,前者是房地产营销策划出身的“跨界玩家”,后者是深耕炒货的“草根商人”,两人从区域缠斗到全国联手,打造出了万店零食帝国。

资本市场早已为这场“下沉奇迹”按下加速键。红杉中国、高榕资本、黑蚁资本、启承资本、明越资本、五源资本等知名机构争相押注,盐津铺子、好想你等产业资本躬身入局,估值超百亿元的鸣鸣很忙,交出了16亿成交单、9.13亿元净利润的好成绩。

2位85后,从街头巷战到零食巨头

事业既成,回头看晏周与赵定的“反差人生”。

晏周,1985年生于长沙,房地产行业8年营销策划经验赋予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;赵定,1989年出生于“炒货之都”安徽芜湖,自幼随父母经营炒货摊,高中辍学后辗转江西创业,拿下第一桶金。两人看似迥异的背景,却在下沉市场的零食赛道殊途同归。

2017年,晏周发现传统零食渠道加价率高、品类单一,县域市场尤甚。他凑了十几万元,在长沙开出首家“零食很忙”,以“全品类低价”颠覆行业认知,如卫龙辣条售价较商超低30%,散装称重降低尝新门槛。

2019年,赵定在江西宜春以儿子之名创立“赵一鸣零食”,凭借炒货供应链优势快速铺开千店。

二者品牌定位相似,均在打破“便宜没好货”魔咒,也都锚定了下沉市场。另外,二者也都通过资本融资以扩大规模快速抢占市场。在路径上,零食很忙主要以规模制胜,而赵一鸣零食则深耕供应链。

至2023年,两家企业已发展为量贩零食行业头部品牌,塑造了双雄格局。当时二者主战场均集中在南方市场,陷入“贴身肉搏”状态,甚至出现“一条街开6家店”的激烈竞争。赵定曾坦言:“如果继续竞争,双方都是输家。”

为减少内耗及在资本的助推下,2023年11月,零食很忙宣布收购赵一鸣零食,成立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,采用双品牌运营策略。合并后门店总数迅速攀升,并计划投入超10亿元拓展北方市场,优化加盟政策及供应链。此次合并也被业内称为“中国零售业最成功的整合案例”。

合并后,公司采取双元制管理,长沙与广州双总部并行。晏周任集团董事长兼CEO,擅长战略规划与品牌运营,主导合并后供应链数字化升级。赵定任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,擅长供应链管理及下沉市场拓展,合并后主导“赵一鸣零食”品牌外扩,15个月新增5000家门店。

合并后的鸣鸣很忙实力剧增,改写了行业格局。截至2024年底,鸣鸣很忙以14394家门店、28.6%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,年交易单数超16亿次,会员复购率达75%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其GMV规模为中国休闲零食连锁零售商之首。

薄利背后的“规模经济学”

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烘焙食品、饼干、坚果及籽类、休闲膨化食品和速食、休闲熟食食品、糖果、巧克力和蜜饯及饮料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在库SKU合共3380个,一般要求每家门店保持最少1800个SKU。

战绩喜人。招股书显示,2022-2024年营收从42.86亿元跃至393.44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203%;经调整净利润从0.81亿元增至9.13亿元,增幅超10倍。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99.5%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,加盟费占比不足0.5%,颠覆了传统品牌依赖加盟费盈利的模式。

从某种角度来说,鸣鸣很忙的战绩是“薄利多销”策略奇迹。公司毛利率稳定在7.5%-7.6%,净利率从1.7%提升至2.3%,虽然不高,但其凭借11.6天的存货周转周期、24小时物流网络,实现“小利快跑”。和蜜雪冰城一样,其两者均验证了下沉市场“规模制胜”逻辑。

目前,鸣鸣很忙也推出自有品牌向生态化转型,目标将定制产品占比提升至25%,毛利率也有望突破10%。

从战略角度,公司一直在着重打造数字化与生态构建。一方面其斥资打造了36座数智化仓配中心,其动态选品系统能够使滞销率低于行业均值;2024年,公司也推出“食品安全公示系统”,扫码可追溯产品全链路信息,强化消费者信任。

管理层在招股书中强调:“效率是低价可持续的根基,未来将投入20%募资额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。”

投后估值超105亿元,红杉、高榕投了

作为合并前的双雄企业,二者快速发展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资本的助推。

零食很忙更是资本驱动下的规模化扩张的典型。其融资启动早且规模大。2021年,公司完成A轮融资2.4亿元,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,启承资本、明越资本跟投。资金主要用于供应链优化、全国化扩张及品牌升级,推动门店数从2021年的500家增至2023年的4000+家。

拥有顶级财务资本背书后,在2023年的B轮融资中,五源资本也加入投资阵营,该轮融资加速了零食很忙向北方市场的渗透,并推动其与赵一鸣零食的合并谈判。2023年合并前,零食很忙估值已达25亿元。

赵一鸣零食的发展特点则侧重供应链整合与产业资本协同。

其首轮融资聚焦供应链升级。2023年2月完成A轮融资1.5亿元,黑蚁资本领投、良品铺子跟投。资金用于供应链整合与加盟体系优化,门店数从2022年的84家激增至2023年的2500+家。合并前,赵一鸣零食估值为15亿元,但具备高增长潜力。

仅合并一个月后,零食行业“老大哥”好想你跟盐津铺子就联手投进鸣鸣很忙B轮融资,分别以7亿元和3.5亿元换取6.64%和3.3175%股权,合计向鸣鸣很忙投入了10.5亿元,也让后者直接以105.42亿的估值跻身独角兽之列。

合并后,晏周通过直接持股及员工持股平台控制34.93%,赵定持股15.58%,红杉中国持股9.2%、高榕资本持股6.1%、黑蚁资本持股4.8%。

一旦上市,资本的注入将加速其“万店计划”落地,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,巩固其“量贩零食第一股”的行业地位。

目前,行业洗牌与竞争白热化。中国量贩零食市场规模2024年达3700亿元,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仅6%,但头部效应加剧。此外,伴随着“三只松鼠”、“溜溜梅”等休闲零食赛道品牌纷纷赴港递交招股书,港股也迎来一波消费热。

此次鸣鸣很忙IPO拟募资用于三大方向:60%拓展门店至3万家,30%升级供应链及自有品牌,10%投入AI选品与仓储自动化。

晏周也表示,“上市不是终点,而是让中国县域消费者享受与一线城市同质同价的零食自由。”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