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红婵家新房盖好可拎包入住 无人机“盯梢”引争议

全红婵家新房盖好可拎包入住 无人机“盯梢”引争议!十几架无人机在全红婵湛江老家的工地上空盘旋,镜头对准的不仅是施工现场,更是一场流量狂欢的缩影。5月7日,奥运冠军全红婵家人盖房的消息冲上热搜,施工方一句“粉丝关注就是动力”引发轩然大波。究竟是普通自建房,还是“明星豪宅”?这场由无人机掀起的争议,撕开了公众人物隐私保护的隐痛。

近日,网友曝光全红婵老家迈合村一处施工工地,称其家人正在盖“别墅”。视频中,工地被围挡遮蔽,挖掘机轰鸣作业,桩孔遍布红褐色泥土。然而,最引人注目的是空中密密麻麻的无人机,全天候“监控”施工进展。对此,全红婵哥哥在直播中澄清:“只是普通农村自建房,方便父母和弟弟妹妹居住,并非外界传的豪宅。”施工方广东平铝铝业公司也证实,房屋最初设计为两层半,后因粉丝建议增至三层半,楼高超10米,但强调“装修和配套会做到拎包入住标准”。尽管多次解释,工地仍被无人机“围猎”,施工方无奈表示:“每天十几拨无人机飞来,但找不到操控者”。

全红婵家人的建房本是一次寻常的乡村生活改善,却因“奥运冠军”标签被无限放大。施工方坦言,粉丝的关注是动力,“给冠军盖房是荣誉”,但也担忧无人机偷拍可能引发安全隐患。这种矛盾折射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尴尬:一方面,全红婵的成名带动家乡旅游经济,小吃街日均营业额破2万元,村民因游客涌入增收;另一方面,过度关注屡屡越界——从早年村民被直播骚扰,到如今无人机“窥私”,甚至有人利用AI合成全红婵家人声音带货骗钱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